临床检验的发展趋势:临床质谱领航者,毅新质谱依托国内首台飞行
近期,禾信仪器在科创板上市。首日上市开盘价92.11元/股,首日市值65亿元。
禾信仪器聚焦环境监测领域,专注监测大气中的PM2.5、VOCs和O3。近几年,随着临床质谱行业热度上升,市场教育日趋成熟,禾信仪器开始发力医疗健康领域,其飞行时间质谱仪已于2020年取得注册证。
毅新质谱创始人马庆伟在临床质谱行业深耕近20年,经历了行业从一片荒芜到日渐火热,充满蓬勃生机。对于禾信仪器的上市,马庆伟感触颇深,他表示:“作为国内质谱仪第一股,禾信仪器成功上市对质谱仪以及临床质谱行业来说意义非凡。相信国产质谱仪和临床质谱行业发展未来可期。”
毅新质谱成立于2003年,已有18年历史,是临床质谱早期布局者和开拓者。旗下Clin-ToF是国内首个获批的飞行时间质谱系统,可同时实现微生物鉴定和核酸检测,旗下Clin-ICP-QMS是国内首台获批的微量元素质谱仪。
目前,毅新质谱的设备和试剂已经覆盖协和医院、301医院、中山医院、中国疾控中心、华大基因等国内60余家知名医疗机构和检测中心,营收、市场占有率数据可观。
毅新质谱与全球临床质谱行业共同起步、发展、壮大。国内外临床质谱行业发展情况如何?毅新质谱如何在国内临床质谱占据先发优势?带着这些问题,动脉网对毅新质谱创始人马庆伟进行了专访。
前瞻性布局,紧跟全球临床质谱发展趋势
业内普遍认为,2018年是国内临床质谱“元年”。为何早在2003年就创立毅新质谱?面对这个问题,马庆伟表示:“毅新质谱从不将目光局限在国内市场,而是紧跟全球临床质谱动向,以前瞻性的目光进行技术和产品布局。”
2002年,John B. Fenn和田中耕一因分别发明了电喷雾电离(ESI)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/电离(MALDI)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,使得通过质谱分析生物大分子成为可能。
在诺贝尔化学奖的影响下,2003年,飞行时间质谱在全球炙手可热,GE、沃特世、铂金埃尔默、ABI等企业均在积极研发飞行时间质谱产品。毅新质谱就诞生于这股全球飞行时间质谱研发热潮中。
“当时,飞行时间质谱主要应用于科研领域,进行蛋白组学检测。2007年,飞行时间质谱在科研领域的发展空间不受看好,行业陷入了低谷期。ABI是当时全球飞行时间质谱领先品牌,关停了其在美国的工厂。GE、铂金埃尔默、沃特世也纷纷暂停了产品研发。”马庆伟表示。
与海外企业不同的是,毅新质谱从2003年开始就坚定看好飞行时间质谱在临床的应用潜力。2006年,马庆伟发表了一篇名为《MALDI-TOF MS引领分子诊断新时代》的文章,指明了飞行时间质谱在临床的广阔前景。
经历2007年低谷期后,不少企业也纷纷将目光聚焦在临床领域,临床质谱行业迎来蓬勃发展。
2012年,全球临床质谱领域取得突破进展,梅里埃和布鲁克研发的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先后获得FDA认证,2014年,FDA批准飞行时间质谱系统用于基因检测。飞行时间质谱的临床价值真正被认可,迅速在临床展开。
从2002年获得诺贝尔奖,到广泛受到美国临床领域认可,飞行时间质谱经历了10余年时间。在这期间,毅新质谱虽远在地球另一端,但始终关注海外,尤其是美国临床质谱市场的动向,与海外企业保持同步,加紧推动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研发、注册。
2014年,公司自研的飞行时间质谱仪Clin-ToF获批用于微生物鉴定,仅晚于梅里埃一年,是国内首个获批的飞行时间质谱仪,2016年,Clin-ToF获批用于核酸检测,实现了同时进行微生物鉴定和核酸检测。
2014年Clin-ToF获批之后,毅新质谱得到了软银赛富3600万元投资。2018年至今,马庆伟欣喜地看到,国内临床质谱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。而毅新质谱18年的耕耘也有了收获。如今,毅新质谱已成这一黄金赛道上的优质企业,陆续获得了崇德宏信基金、汉富资本、北京亦庄领军人才创业发展基金的支持,设备和试剂覆盖了60余家医院和机构。
国内首个获批,同时实现
微生物鉴定和核酸检测
据了解,目前,布鲁克、梅里埃等企业的质谱仪只能进行微生物鉴定,不能做基因检测,Agena的质谱仪则只能做基因检测。
“飞行时间质谱本就价格昂贵,无法同时用于微生物鉴定和核酸检测,进一步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。”马庆伟表示。
“产品研发最重要的是关注临床需求。微生物质谱在临床的用量较小,很多医院一天只有20-30个样本,10多分钟就能完成检测。花费数百万购置的仪器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闲置,经济效益非常低。实现微生物和核酸同时检测,提高仪器利用率,是临床的紧迫需求。”
毅新质谱研发的Clin-ToF是全球首台可同时进行微生物鉴定和核酸检测的飞行时间质谱仪,首创了单机多组学检测。
微生物质谱方面,2012年,毅新质谱承担了科技部重大专项。由军事科学院牵头,毅新质谱与中科院微生物所、国家疾控中心、十几家国内顶级医疗单位及机构历时 6 年,共同建成了基于中国人群的超过412 属、2372种、11581株的微生物质谱数据库。2016年,毅新质谱参与制定了中国首个临床微生物质谱专家共识。
核酸质谱方面,Clin-ToF已经广泛应用于药物基因组检测、遗传基因检测、流行病学检测等。2016 年,毅新质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——微流控芯片-核酸质谱集成创新技术平台的研制,2018年参与制定了首个中国核酸质谱应用专家共识。
此外,针对微量元素检测市场,毅新质谱研发的Clin-ICP-QMS已于2019年获批,是国内首台获批的微量元素质谱仪。
现在,毅新质谱拥有60多项发明专利,发表论文超过100篇,设备和试剂已经覆盖协和医院、301医院、中山医院、中国疾控中心、 华大基因等国内60余家知名医疗机构和检测中心,其中三甲医院客户占80%。在国产同类型产品中,毅新质谱的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。
临床质谱有望成为体外诊断最大细分赛道
疾病研究已经从基因组学走向了多组学,随着基因组、代谢组、蛋白组、元素组等多组学数据对疾病精准诊疗的价值受认可,临床质谱发展壮大已成不可逆的趋势。
在美国,临床质谱占临床检验市场的15%,中国仅占1%。中国临床质谱市场正处于快速爬坡期,市场增速超10%,潜在应用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人民币。
马庆伟表示:“虽说国内临床质谱市场的增速比我的预期慢一些,但市场的活跃程度超出我的想象,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临床质谱领域。未来5-10年内,临床质谱将超过免疫诊断和分子诊断,成为体外诊断市场占有率第一的技术,将有上百家企业积极参与到临床质谱领域,推动整个行业百花齐放。”
但是,虽说临床质谱行业潜力巨大,价格昂贵和技术尚不成熟也是不可回避的问题。“这种情况下,企业一定要有耐心,并且对临床市场要有深刻理解。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专家共识和行业标准出台,助力行业快速、规范发展。”